3分钟订单20万配资查询官网,一小时订单接近29万,这是YU7的成绩。如果这份数据是公正、有效的,只能说明两件事儿:
1、人均法拉利不是假的,人人都很有钱。
2、奔驰、、奥迪等一票豪华品牌是废物,在小米面前没有作战能力。
我们之前用理性的态度分析过小米YU7的产品力,相对客观,YU7的尺寸、配置、体验感,包括大空间带来的家用属性。
这台车的销量成绩,必然在(丨)之上。
但一小时订单接近29万,用户的质疑是非常高的,原因也非常多,比如说整个市场,有没有这么大的消费能力?
数据上来看,今年5月20万以上的“汽车”,销量是38万台左右。
一台车再强,也不能冲爆市场的承载力,本身这个市场就没这么多人消费20万以上的产品,订单量马上冲爆上限,很不可思议。
当然,小米的这个订单,目前来看也只是订单,不是真正的交付量。
也就是说,其玩的是一个情绪价值,或者说是一个营销能力的体现,不能代表真正的用户接受度、认可度。
小米YU7发布价格一天之后,媒体在闲鱼上发现了大量的“YU7转让订单”,价格在万元、数万元不等,而且转让订单的数量非常多。
也就是说,小米YU7的订单量存在注水行为,但是人为注水还是团队注水,还不得而知。
有网友评价,前阵子“哄抬LABUBU物价”的黄牛们,这次集体将精力放在了小米YU7上,在有利可图的基础上,疯狂在网上营造出小米YU7爆款的言论。
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指出,从事非法经营贸易、中介服务,破坏等价有偿、公平竞争的行为应该被查处,大量黄牛在还没有提到车辆的情况下,通过提前抢到的定车名额,转手出售高价,本身就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。
关于出售新能源车订单的问题,此前我们也分析过,尽量不要购买这些订单。
一个是,购买订单虽然可以提前提车,但存在诸多限制条款,比如说有的车企规定的是不能转让,只是优先提车权,车主提到车之后,再过户给你。
很多电车,过户就会损失一些质保承诺,很可惜,整车质保、三电质保是高价值权益。
另一个,购买订单提车相当于加价提车,本就是市场诟病的行为,加价提车更贵不说,也是惯黄牛和企业的臭毛病。
的确,小米YU7释放出来了很强的产品力,但冷静思考,其产品力还没有到同级别唯一、同级别最强的地步。遮住小米YU7这个选项,市场中还有很多值得消费的车型,其必选价值本身就没有那么强。
当然,说了这么多,退一步来说小米YU7的产品力,如果你优先抢到了提车权,可以在一个月左右提到车,25万起的价格自然也不错,一些地区还有地方置换补贴,还能继续享受1万多的政策优惠。
好看的设计、较长的续航、不错的空间和配置,日常代步自然也没有问题,毕竟从机械结构来看,小米YU7是继小米SU7之后的第二台车,整体机械素养和品质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。
但还是那句话,产品好是一回事,但不惯着黄牛加价是另一回事儿,而且我个人依然对一小时接近29万订单量,持相当大的观望态度。
天创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